世一i書網
首頁 > 活動與專欄 > 專題/育兒妙策
*
2018-05-04
遠離霸凌:從幼兒友情教育做起
遠離霸凌:從幼兒友情教育做起

黃琬玲2018/5/4

一般而言,幼兒之間的衝突、受傷事件,都還不足構成真正地霸凌(bully)定義。目前對霸凌行為的定義,多沿用Olweus(1986,1991)的定義: 
  1. 一個或數個孩子持續對另一個孩子施以某些負向行為。
  2. 負向行為是指一方意圖以具有攻擊性的行為騷擾、傷害或讓另一方不舒服。
  3. 「霸凌」的行為基本上並非偶發行為,通常必須持續一段時間。
  4. 「霸凌」必須涉及兩者強度的不對等,當兩方身體或心理強度相當時,應該是打架或吵架,不能以「霸凌」稱之。
因學齡前的孩子,道德認知還沒有發展成熟,所以孩子的想法中,按理並沒有持續想傷害某個人的念想,偶然發生的衝突事件,都可視為社交人際關係的機會教育契機。
每個孩子先天氣質不同,一般而言,情緒衝動或愛哭沒自信的孩子比較容易涉入疑似「霸凌事件」,學齡前的孩子還不太會表達,需要大人的保護。但是,透過語言溝通、人際關係技巧的社交能力發展,慢慢就能學習與人正向相處,避免涉入疑似「霸凌事件」。
有時孩子們明明開心在玩,只是出現偶然的衝突或受傷了,父母就急於介入處理。這樣強出頭的保護方式,不見得對孩子的社會化,有正面的幫助。事實上,不只是被霸凌者需要協助,衝突事件的兩位關係者同樣需要教育!
父母又該如何看待與處理幼兒時期的疑似「霸凌事件」呢?基於教育立場,建議應多花時間與孩子互動,了解孩子的衝突內容,並給予正確的教養觀念!
首先,要教孩子學習如何獲得友情:
具備交朋友的技巧,可以讓孩子獲得珍貴的友情,遠離衝突,避免成為霸凌者或是被霸凌者!懂得友善對待他人,至少會擁有一個以上的好朋友,並知道如何在團體間進退得宜。
其次,鼓勵孩子對自己有信心:
協助孩子從小建立良好的自我概念,培養表達情緒與想法的能力,懂得避免陷入人際負面的互動。
鼓勵孩子要對自己有信心,不會在友情遇到挫折時自我否定,自責不已或懷疑他人輕視自己,而情緒暴走,做出令自己遺憾與難過的事。
跟孩子討論「朋友」、「友情」的真諦
朋友之間應該互相尊重並欣賞彼此的不同,不會用讓你感到不舒服的方式對待彼此,可以藉由繪本讓孩子知道真正的「朋友」彼此互相珍惜的「友情」。此外,言教不如身教,也可與孩子在家中演練,如果朋友做了讓人難過或感到不舒服的事情時,可以練習直接表達告訴對方。
關心而不擔心的了解孩子交「朋友」的狀況:
有些爸媽過於擔心孩子在幼兒園中被欺負,每天孩子放學回家,都會問:「今天有沒有人欺負你?」這是一個yes or no的問句,有時候孩子間真的只是玩耍時的打鬧,他可能也會回答:「有!某某某欺負我!」不但造成爸爸媽媽的擔憂,更會造成不必要的誤會!
 爸媽問問題的技巧很重要,換個問法,爸媽也一樣可以了解孩子今天孩子在園裡的情況,例如,「你今天在幼兒園跟誰一起玩?玩得開心嗎?」如果真有不開心或衝突,也可以引導孩子想一想:「那要怎麼樣,才會變成好朋友?」
衝突之時,父母總是擔心自己的孩子被欺負或欺負人,提醒別再一昧以大人的觀點解讀,甚至界定、斥責這些衝突為霸凌事件,更忌諱強要為孩子出頭討公道,反而要更細心的指導孩子們,一步步學習正確與人正向相處的技巧,並培養孩子解決紛爭問題的能力與智慧。
世一文化版權所有 Copyright © 2013 ACME All Rights Reserved.  未經合法授權,請勿翻載本站,版權所有、轉載必究      網頁設計 鉅潞科技